武林小说网 > 乘龙佳婿 > 第八百六十九章 将心比心,继续忽悠

第八百六十九章 将心比心,继续忽悠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国公府突然分家的事,并没有特意隐瞒,但是,鉴于第二天就是新妇过门,却也没有第一时间引发波澜。然而,排场并不算小的这场婚事一过,分家的事就传出去了。主动宣扬的当然不会是朱家的人,而是渭南伯张康。

    而这位庶子庶女都不少的渭南伯,回去之后就把家里两个成亲的儿子分了出去,各给了一笔不菲的家财——鉴于人豪富也是有名的,而且说这是因为朱家的分家有感而为。虽说他没有泄漏那边的具体情形,但一分为四却是说明白的,这下子也不知道多少人家暗流涌动。

    尤其是那些当老子的,一个个简直对朱家这做法深恶痛绝。他们和儿子一块分家,而且还和儿子的分到的数额几乎相同?凭什么啊!

    不应该是我当老子的先享受过,然后剩下的才归底下儿子们去分的吗?

    于是,眼看赵国公朱泾若无其事地在兵部坐镇,仿佛丝毫不在意本该自己一人独占的财产,却被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占去了一多半,有看不下去——当然也怕这种风气会影响到自家的人,委婉地在这位面前提了一提,结果直接就被朱泾三两句话说得哑口无言。

    “家里多少产业钱粮,我从来都一概不管一概不知,钱不是够用就行了吗?”

    钱够用就行了?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钱什么时候才能够用?养姬妾仆婢要钱,穿绫罗绸缎要钱,住华屋美室要钱,出行车马扈从,去那些动辄要挥霍千金的地方吃喝玩乐……再加上那些动辄要投入巨大的爱好,比如藏书、古玩、兵器等等,哪一样不要钱?

    有心想说朱泾虚伪,可试探的人转念一想,立时又沮丧了起来。

    朱莹的奢侈,那是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赵国公朱泾这个人,出了名的立身持正,从前妻子常年在寺中清修,他竟然也没有养什么婢妾,也从来不会去买醉,穿衣不尚奢华,家中房宅也都够住了,甚至都谈不上什么特别的爱好,武器之类的也都是皇帝赏赐。

    这样的人,每年满打满算能有多少开销?还真能说钱够用就行了!

    而朱泾这样的话传开之后,那些议论纷纷的声音一下子就没了。而皇帝得知这是太夫人主持的分家,对这种子孙一视同仁,分家不分居的态度,却也觉得新奇有趣。当然,他和几个朝臣谈起时,却也特意提了一句,道是没事千万别学,因为朱家分家不是第一次了。

    早先朱泾的兄弟,太夫人也是一样早早就主持了分家,给了一笔不算少的钱,再加上一个合适却绝对不算高的职位,然后就分出去单过了,至今他们都不肯回京。而现如今的分家不分居虽然和早先那会儿不同,但实质上的意义却差不多。

    至于太后,得知此事之后,却特意吩咐召见了两个孙外甥媳妇,赏赐了几件东西之后,就嘱咐她们时时刻刻留心太夫人的身体状态,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派人禀告宫中。

    言下之意张氏和王氏全都听了出来,竟是太后担心太夫人这分家之后,是因为预感到大限将至。她们之前只是努力克制不往那个方向去想,此时听了不免心中沉甸甸的。

    妯娌两个一个新过门,另一个也才嫁了几个月,突然就天降横财,纵使她们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并没有想着如何给自己的小家积攒私房钱,但自然也对太夫人心存感激。可一想到是今后公中的开销,全都靠朱泾和朱廷芳的俸禄,王氏这个媳妇就更加过意不去了。

    因而,当出了清宁宫时,她就委婉对嫂子张氏提出了这有些不公平。然而,张氏在微微一愣之后,却是立刻就笑了:“弟妹,公公虽说身为国公,又是兵部尚书,俸禄很不少,而朱郎也是手握实权,本朝俸禄又几乎能和宋时比肩,但真要说家里的开销,其实还是不够的。”

    王氏也当过家,此时微微一愣就明白了过来。

    像王杰这样行事简朴,又从来不喜欢置办产业的清官,俸禄和开销也不过是堪堪持平,如赵国公府上上下下这偌大一家子,一个月光是吃喝用度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只靠着父子两个人的俸禄确实远远不够。那么,难道是谁在补贴?

    王氏正这么想,张氏就轻声说道:“很简单,全都是太夫人在掏钱补贴。”

    见人一下子愣在了当场,她就满脸感慨地说:“太夫人这样的长辈,放眼整个天下都是最难得的。她分家之后,却还给自己留了一笔体己,但并不是藏着掖着,打算百年之后再给哪个喜欢的,比如咱们小姑子,而是大大方方拿出来,吩咐我就用在家里。”

    这一次,王氏终于是彻彻底底无话可说了。想起婚后朱二也常常唠叨要好好孝顺祖母,弥补从前那些年的混账,她就轻声说道:“祖母确实可敬,然而她的病恐怕不是一天两天能好转。嫂子你要管家,如果可以,侍奉祖母的事情不如交给我。”

    “我小时候也曾经伺候过老人,虽不敢说什么医术,但药方、艾灸、药浴之类的都学过,术业有专攻,总比你分身乏术强。”

    如果太夫人如今还捏着一大笔财富,那么王氏这主动表态也许还可以曲解为邀宠逐利,可如今太夫人已经主持分了家,自己的体己也全都放在了公中供开销,张氏当然不可能这么想。而她也没有和弟妹假客气,沉吟片刻之后就点了点头。

    “你有这心意,祖母会很高兴的。不过也不能让你一个人辛苦,不如这样,家中的事情一分为二,我们一人一半,照顾祖母的事,我们也一人一半。”

    妯娌两个人商量这些并没有瞒着宫里带路的人,因此,清宁宫中太后很快就得到了禀报。对于她们这样坦坦荡荡的态度,太后自然相当满意。朱家除却太夫人如今的病,没有其他事情需要她操心,然而皇帝这里就不一样了。

    如果要说这天底下谁最让她不放心,那么,皇帝绝对位居头名!而偏偏这样一个不让人省心的皇帝,还遇到了大明立国以来比诸子夺嫡更加诡谲的风波,她只希望不要真的闹出什么水陆两军跨海而击的戏码。

    不是忌惮区区一个高丽,而是古往今来,东北面的那些小国,从高丽到日本,实在是让太多大国尝到失败的苦果了!

    没几日后,高丽正式报丧的信使终于姗姗来迟,果然也提出了接回者山君入嗣先王的请求,当然却是有盖着慈圣王妃之印的国书。算一算路程和时间,皇帝和朝臣们就知道,之前问罪的信使估计也到了高丽国都,只不过,人家的回应却还早着呢。

    然而,被送进会同南馆的那位信使,虽说不像之前那个紧赶慢赶以至于几乎累倒昏厥的信使那般疲累,但同样虚弱到了十分。可他依旧坚持要见身为正使的那位礼曹参议,等发现人竟然和者山君一块见了自己,这位官阶不高,却出身两班的信使立刻意识到了一件事。

    国中大王新丧的事,这边竟然已经知道了!但他此时也顾不得这么多,慌慌张张地说起半路上和天朝信使迎面遇上,对方那话里藏刀的态度之后,他就急忙问道:“莫非是天朝这边早知道了大王薨逝,于是不肯放者山君回国继位吗?”

    礼曹参议脸上表情一连数变,在者山君轻轻颔首之后,他才肃然将此前已经有国中信使抵达过的事说了出来,见此时面前那信使登时面色相当不好看,他却又词锋一转,把之前二皇子之死那场绝大的风波娓娓道来。

    这下子,那位并不太通晓汉语的信使终于完全面色煞白。他就想之前在国境边上某驿站碰到的那个天朝信使怎的态度那样蛮横,原来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天知道家中为了这传信之功,想尽办法让他获得了这样一个差事,没想到却因为不通语言而错过了绝大信息!

    虽然已经疲累欲死,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道:“那接下来……接下来怎么办!”

    “没有怎么办,我要继续去老师那儿上课。”者山君垂下眼睑,面上不见最初那些日子的彷徨之色,反而透露出几分坚毅,甚至在看到信使那慌乱的表情时,他又沉声说道,“不用担心,大明皇上已经答允,三月送我启程,而且还答应赐各色儒经三十五种。”

    他顿了一顿,又补充道:“除此之外,还有算经。”

    那信使不由得懵了一下,见者山君没有解释的意思,而是径直出了门去,他不禁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礼曹参议,期望对方能给自己好好解释一下。

    “说来话长,总之,你只要知道,咱们未来大王这位老师非同小可,那是天朝太子殿下的老师,那就够了。”

    信使本来以为者山君已经进了国子监,这所谓的老师也不过是国子监的老师,此时听说竟然是东宫太子的老师,他登时又惊又喜。可他刚刚觉得这是大明天子对者山君的看重,就陡然之间想起了刚刚得知的那件大事,心情一下子就再度惶急了起来。

    难不成又要恢复到当初元时,一代代大王全都和入质似的留在大都,从教导再到废立,全都任由元帝一封圣旨的情形吗?

    新的信使在想什么,者山君无暇理会,然而,归期一日日接近,大明朝廷到底想怎么做,他却还不得而知,于是就越发希望能够从张寿口中探听到一些端倪。人越是对他随便没架子,他就越是觉得,这样一个人相对那些提防警惕,又或者殷勤热络的人要可靠。

    所以,哪怕这一天张寿照样是借着上课卖私货,但者山君却丝毫不在意,听得聚精会神。尤其是当张寿谈及开元年间,宇文融清理隐户,触动朝中权贵和地方大户势力,因而由此引来剧烈反弹,以至于一朝罢相而后客死异乡时,他禁不住就有些面色发白。

    而听到汉时光武度田,同样遭遇的莫大反弹以及朝中动荡时,他就更加心情沉重。尤其是张寿把东汉末期的黄巾之乱,归结于初年光武度田的半途而废,以至于豪族势力越来越大,到最后不可收拾,以至于民不聊生时,他那表情就更加凝重了。

    身为王族,但因为父亲早逝,叔父年轻力壮而且有子,他并没有受过系统的王族教育,虽然知书达理的母亲也会教导他一些,但那都是零碎不成体系。而且,母亲对于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的历史都称不上应知尽知,更不要说他们西面的这个庞然大国了。

    所以,者山君听着听着,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那老师的意思是,那位大汉光武帝难道就应该蛮干一场吗?”

    “后人也就是嘴皮子一动,说说前人的功过如何如何而已,其实哪来那么容易。”张寿哂然一笑,随即轻描淡写地说,“这种话我连在慈庆宫也不会说,因为是招忌的。要知道,如今虽然没有豪族世家,却也有乡绅,有宗族,抱起团来,就连官府都没辙。”

    “大明至少还有律法森严,官吏无数,可在高丽呢?那些出身两班的官员,能够因为大王一道政令,就反对他们出身的宗族?想也知道,这不可能吧!”

    见者山君一下子极其沮丧,张寿就若无其事地说:“归根结底,枪杆子……刀剑之中出权力,在你们那边,所谓的大王更多的时候不过是掌握在勋戚手中的傀儡而已,大多数时候,军队都不能如臂使指,那么哪来的真正话语权?”

    没等者山君抗辩,他就漫不经心地说:“旧军这种老兵油子,投入再多,也换不来什么成效,要想见成效,就应该在偏远之地,悄悄地遴选一批年少无知的孩子,从小开始抓起,编练新军,然后靠着这样的班底,逐渐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学厅门外,花七忍不住掏了掏自己的耳朵,随即指了指里头,对外头不动声色的阿六低声说道:“你就不管?”

    少爷轮得到我管吗?阿六有些莫名其妙地扫了花七一眼:“皇上前天还来了一次,对少爷说起济州岛驻军的事,他不是正愁大军如何驻扎高丽吗?”

    花七登时哑口无言。张寿这么忽悠人,竟然是为了驻军……他怎么觉得人是要鼓动者山君革自己高丽王室的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