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这首诗写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表达了诗人在新年新春之际,对自己施行新政的美好祝愿。

    原本春回大地,当是自然规律,但对于杨烨家来说,这却不是必然的,硬是被杨福贵这个“暴君”生生地按下了暂停键。新年第一天,天气依旧寒冷,北风还在气呼呼的,到处找人刮大嘴巴子解气。

    老人安置好杨烨,然后顶着寒风,出门找杨璐去了。在离家不很远的稻草堆中,她找到了杨璐。经过一番像在地里刨土豆一样的努力,老人有些吃力的蹲下身子,然后望着还没有醒的杨璐。老人用手轻轻揩去了她眼角的泪痕,又拔出了钻进她头发林里的干稻草。老人哈了哈自己冻僵的手,才伸进杨璐的衣服里,“还是热乎的”。

    天已经大亮,也许天还没亮。

    “落雪了!落雪了!落雪了!”杨璐松开老人的粗手,像一只飞不到更南方过冬的麻雀一样,在稻田里欢呼雀跃着,好像已经忘记了昨晚发生了什么事。

    杨璐要是不忘记,都郁结于心,这么多年来遭的毒打、挨的恶骂,累积下来,足够使一个成人崩溃发疯,那就更不用说小小年纪的她了,必死无疑。

    鲁迅曾批判“阿Q”的“精神胜利法”,批判他的健忘和不觉悟,是不错的,可试想在那个暗无天日、民不聊生的大时代里,对于一个无知的、不自知的底层弱者而言,他不健忘,又能如何?

    活着一切都有希望,死了一切无从说起。

    “落雪了!”

    “晓啊,你走到哪了?”

    “你穿的衣服会不会冷啊?”

    “我这个老糊涂忘记让你捎上点吃的了,你现在饿不饿啊?”老人喃喃自语。

    远处的山开始白了。

    白色着急的向老人走来,从远处蔓延到老人脚下,而且迅速爬上了她蜡黄的脸,在她脸上雕刻出一朵朵银色冰花。老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灰蒙蒙的天地瞬间换上了白茫茫的新装,四下周围一片寂静,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声和小孩子的哭闹声。北风没有扰乱雪花飘落的轨道,或许还在温床上睡懒觉,又或许正在某处躲着静静地欣赏雪景,去了昨夜狂妄嚣张的气势,现在乖得像一只小白兔。

    烟囱陆陆续续吐出白烟,在无风的情况下,烟柱被村里人强烈的祈愿拉得老长老直。老人们坚信在大年初一的时候灶神老爷会顺着烟柱上天。上天的路应该和人间的路一样,当然越直越好,因为没有谁愿意走费时费事的弯路。

    如此一来,灶神老爷就能早些把老人们的需求传达给老天爷。至于是什么需求,灶神老爷应该是了然于心的,不,必须是清清楚楚的,要不然可就辜负了他们的一片片诚心诚意,一阵阵早晚三拜九叩。

    在年头年尾的祭拜中,老头子老婆子可是花了血本的,除了在火盆里烧去了一摞摞的冥钱,他们还生怕灶神老爷忘记,恨不得再顺带烧一个算数本和一支铅笔,这样灶神老爷就能用铅笔在算数本上记下他们的种种迫切需求。他们风里来雨里去这些年,深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只是他们招架不住小孙子或者小孙女的号啕哭喊、不依不饶,也曾对不懂事的小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小孩子根本不吃他们那一套,任凭他们说出花来也没用,就是不答应,最后他们也只能就此作罢,只愿灶神老爷不会突然犯老年痴呆病,在老天爷面前什么都说不出来。

    “璐璐,别玩了,回家!”

    两双旧鞋在大地的白色纸张上加盖着歪歪斜斜的黑色印章。

    老人前脚还没来得及跨进家门,就听见了杨烨的哭声。彻夜未眠的老人,全身乏力的躯体不知道被谁注入了一股神力,瞬间来劲,跑得飞快。皮肉里面还在勉为其难的起连缀作用的老骨头会不会散架,不得而知。

    老人把杨烨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后,才放心地抱他下楼。

    老家伙早在昨晚烤火的地方烧起了大火。他坐在火旁,安稳悠哉地翘着二郎腿,“吧嗒吧嗒——”抽着大旱烟。两只小耳朵开启了和昨晚一模一样的听不见功能。

    “你个老杂种!”老人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你个烂妇人!你骂啥?你是不是皮痒了?”

    “你信不信老子一烟杆脑壳敲死你到这点!”老家伙的眼睛里闪烁着比烟锅里被他吸亮的烟头还要更亮的火光。

    老家伙居然听见了!老人的话就像是一颗火心子,被风不小心带进了一座军火库里,老家伙瞬间炸开。

    看到老家伙蠢蠢欲动的样子,老人没敢做声了。她心知肚明:如果还嘴,必定吃大亏,自己一定会被老家伙打得浑身疼痛,满身淤青。

    家暴是被继承的传统,并且很多时候比“三纲五常”更管用。家暴场景还像歇后语里说的那样形象生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璐璐,你来抱哈弟弟!”老人走向早已在火坑旁边坐得稳稳的杨璐。

    “……”

    “他可能是饿了,我去给他弄点米糊糊吃。”

    杨璐的上眼皮正和下眼皮打架,战况激烈,她心不甘情不愿地接过杨烨。

    “你这个背时妹妹,你还能做什么?!”老人刚把柴火抱到灶面前,正准备点火,就听到了杨烨的哭声。

    “……”

    “去把背带拿过来!”

    “嗯!”杨璐没有像平日里那样尖牙利嘴,而是把杨烨一个劲地往老人怀里送,也不像平日里老人吩咐她递什么东西或是拿什么物件那样拖拖拉拉,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拿来了背带。

    杨璐暗自窃喜:要不是她机智地掐了弟弟的脸蛋,她怎么可能这么快脱身,回到床上睡大觉。

    老人脸上的皱纹折叠出无可奈何,只好用背带把孙子绑在自己的老背上,继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做牛做马、任劳任怨的生活。当然,和那件旧披风一样,这条背带之前也绑过杨璐、绑过杨斌,虽然现在已经破旧不堪,却依然紧实好用。要不然在这个家里怎么可能还会有它的一席之地。

    人类的诸多本性中,赫然就有“喜新厌旧”一条。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执行起来,无疑更具有坚定性和彻底性;然而对于穷人来说,他们却不能不折不扣地实行,由于“穷”的圈定,他们只能在此范围内把物品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关于穷人的这种无奈行为,儒家思想里面用了一个非常美好的词汇来形容它,那就是“勤俭节约”——勉励穷人、规劝富人。

    一直到了晚上,杨福贵才醒过来。

    “妈,陈晓到哪里去了?”

    杨福贵昏昏沉沉地用手揉着眼睛,又舒服惬意地伸了个懒腰。问完话,意识到自己口渴难耐的他,拿起黑漆漆的木瓢,就从水缸里舀出一大瓢冰水,“咕嘟咕嘟”地灌起来。

    “跑了!”老人没好气地说。

    “跑了?!”

    “现在如你意了!”

    “哈哈哈——,滚吧,滚吧,滚了好啊!”

    “看看你这副卵德性!你还是不是个人!”

    “你爹对我不好也就算了,连你也这样伤我心!”老人真想一巴掌打过去,可是当她看见儿子一副蓬头垢面、可怜兮兮的样子,她刚刚激动不已的手,恢复了些许平静。

    父母对于子女自然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于心不忍”。

    “妈,你别哭了,我……”杨福贵有些慌了神,不知所措,抿了抿干裂的嘴唇。

    “唉,作孽啊……”

    “妈,她真的走了吗?”杨福贵还是有些不相信,以为老人在吓唬他。

    “她不走!等着被你打死逼疯吗!”

    老人说这话的时候,音量高了好多,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吼出来的。面前站着的儿子杨福贵清楚地听见了,坐在里面烤火的老家伙也清楚地听见了。

    “妈,你怎么能让她走啊?”

    “你要吃饭就快点,不吃就滚远一点,别在我眼面前碍眼睛!”老人正在往灶孔里添柴火,加热锅里面为杨福贵留的饭食。

    “你让她走了,那这三个孩子可怎么办啊?”

    “你现在晓得担心孩子了!你早干嘛去了!”

    听到儿子这话,老人肚子里立刻烧起了比灶孔里还旺的怒火。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老人举起右手中的火钳,就朝着儿子挥了过去。火钳就像是一条乌梢蛇,在面对有危险的敌人时,以毫不犹豫、毫不客气的架势,在杨福贵的腿肚子上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哎呀——”杨福贵猝不及防,惨叫一声,失去平衡,跪在了地上。

    “福贵,你说你现在的样子和当年你爹有什么区别?”

    “……”

    “你还记得当年你爹是怎么对我们母子仨的吗?”

    “……”

    “你那样对待陈晓母子,你还真是你爹的种啊!”

    “……”

    “你真是你爹的种啊!”

    “……”

    这人世间的父子,就是这样,即便是分开生活,也还是会像。杨福贵明明那么痛恨里面坐着的那个老家伙,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他几次面,一年到头也听不到他几句话,却在冥冥岁月之中像是命里注定一样活成了如他一般可怕的样子。

    杨福贵有多么痛恨老家伙?

    若不是强大的血缘关系随时随地束缚着杨福贵的双手,若不是老母亲苦口婆心地“千叮咛万嘱咐”他,料想他一定会手提柴刀亲手砍死老家伙。即使一刀下去就能让老家伙命丧当场、魂归西天,可这还远远不能令杨福贵解怨去恨,纵然是“凌迟”老家伙也只能是勉强凑合解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