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汉贼 > 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谋深算王子师

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谋深算王子师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吕布加入反董阵营后,便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王允带着他前往密室。吕布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然而看到在坐者或名声高远,或位高权重,心里还是不免颤抖一下。显然,去岁董卓遇刺后,高举屠刀,大肆清洗长安士人,凡杀戮数千人,血流成河,但此举不仅没有把士人杀怕杀服,反而使他们隐藏得更深,并获得了更强的力量。

    皇甫嵩起身握住吕布的手,欣慰地笑道:“吕中郎骁勇无敌,善战无前,今弃暗投明,则我方,胜算大增,董卓必亡。”

    “……”吕布看看面前的皇甫嵩,又看看向自己走来的朱儁,两人一手平定黄巾之乱,是大汉国最富盛名的名将,先后官至车骑将军,董卓未入京前,无论是名望还是地位,都无法与之比肩。甚至当时皇甫嵩坐镇长安,手握数万汉军精锐边军,实力更在董卓之上,可惜皇甫嵩忠良也,不忍汉室陷入内战,一而再再而三向董卓妥协,最终使董卓轻易地整合了整个司隶地区,兼并数以十万计的汉军,成为京畿霸主。

    皇甫嵩、朱儁不是一向洁身自好,保持中立,从不参与纷争吗。不然,董卓早就对他们下手了。要知道,虽然两人现在不掌兵权,但声望犹在,汉军之中,受过二人恩惠的将领不计其数,是可以威胁到董卓性命的人,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士人不可同日而语。

    看来,董卓的胡作非为彻底激动了这两位为了社稷,选择屡屡忍让、退让的名将。

    这是天欲亡董卓啊……

    吕布心思电转,感慨万千,笑着回道:“将军北平黄巾,西御韩遂,用兵如神,威震天下,董卓与将军相比,犹如萤火与皓月之别,纵然无布,亦可诛卓。”皇甫嵩曾官居左车骑将军,但那是以前的事了,如今任御史中丞,外督刺史,内领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与司隶校尉、尚书令朝会时坐皆专席,号称“三独坐”,地位崇高。而吕布不呼皇甫嵩中丞而呼为将军,是对皇甫嵩的敬重。在他看来,御史中丞权位虽厚,然纠察百官却非皇甫嵩所长。所谓名将者,必拜将军,拥万众,睥睨天下。

    皇甫嵩摇摇头道:“董卓虽恶,却是当世枭雄也,非仆一人所能敌。惟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方可除掉此獠。”

    朱儁颔首笑道:“义真所言甚是。吕中郎不必过于自谦,除董,吕中郎不可或缺。”

    王允说道:“好了,诸位就不要客气了,还是议一议正事吧。”

    吕布落座后当先问道:“陛下何时痊愈?”天子病愈,董卓入京,就是他们行动的日子。

    王允答道:“就在这两三日间,预计董卓将在五六日后归来。”

    “这么快?”吕布心里一惊,五六日,时间也太紧了。

    黄琬代王允回道:“吕中郎无须忧虑,我们从天子生病之时就开始秘密筹谋,各方准备早已就绪,可谓万无一失,只等董卓入瓮中来,乖乖引颈受戮。”

    王允问吕布道:“奉先你那边可有同志?”同志即为志向相同者。

    吕布沉吟一声道:“布同乡,骑都尉李(肃)仲恭、张(辽)文远,素与我亲善,而不睦董卓,可拉为外援。”

    在座诸人闻言无不改颜,本来只是随便问问,没报期望的王允不想两个大馅饼砸在头上,直有头晕目眩之感,急急问道:“奉先此言当真你有把握拉来二人?”

    难怪他们兴奋至此,骑都尉属九卿光禄勋,平日入卫宫室,掌羽林骑,李肃、张辽如果反正,则杀死董卓的机会,将至少增加一成。按皇甫嵩先前的论调,士人成功几率至多一半,吕布加入,提升到八成,而李肃、张辽,再添一块筹码,那就是九成的成功率了。

    看着在场诸人欣喜若狂的样子,吕布心中先讶后悦,眼睛不自觉的微微眯起,以掩毫光。他之所以参与讨董,固然生命堪忧占据九成九,但也未尝没有向上爬的野心。董卓待他,外表亲近,而内心猜忌,中郎将,看似地位不低,实际要兵无兵,要权无权。

    而今看来,在这个团体中,自己的重要性比想象中还要大,大很多……若除董成功,他将一跃登上大汉国权力的巅峰。

    诸人从未像现在这般信心满怀,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仿佛,击灭国贼,振奋社稷,就在眼前。

    皇甫嵩没有参与讨论,他非常冷静,见大家越说越激烈,决定浇一盆凉水降降温,出言提醒道:“吕中郎、李、张都尉于宫内伏杀,董卓便是插翅也难逃。但董卓死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相反,那时,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危险。京兵及外兵,特别是董卓亲信,这些人只忠于董卓,而不知社稷为何物,我们要防范他们不顾一切的反噬。”

    听了皇甫嵩所言,大家都是平复心情,安静下来。

    朱儁缓缓说道:“长安军权,尽数掌握于左将军董旻、中军校尉董璜之手,两人皆为董卓至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向我们妥协的余地。董卓一死,两人必反。这是我们需要面临的第一道难关。”

    吕布说道:“可否将两人一同引入宫中,一并杀之?”

    朱儁摇摇头道:“吕中郎常在董卓身边,岂不知其人素来多疑?自遇刺后,更是胆小如鼠,带董旻、董璜入宫,等于是再无后手,把自己的性命交出来,吕中郎认为他会这么蠢吗?也许董璜会随在他的身边,但董旻,必居城郊军营,震慑朝野。”

    室内一阵默然。朱儁转谓皇甫嵩道:“义真,董旻副手中郎将徐(荣)子盛乃是你的故将,是你把他从河北带来关中,你有把握策反他吗?”

    诸人眼前一亮,皇甫嵩则皱眉道:“徐子盛,燕地良将也,董卓待他一向不薄,每有所请,无不允之,似辽东公孙度,便是由他举荐。”长安消息蔽塞,兼且道远,皇甫嵩并不知道公孙度已在上个月为公孙瓒击杀。皇甫嵩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不过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会为了董卓而兴兵复仇。”

    士孙瑞问皇甫嵩道:“董卓死后,诏书于他,命他格杀董旻,成否?”

    皇甫嵩犹豫一下道:“此事我拿不准。”

    王允说道:“可否令乃侄皇甫(郦)伯秀率兵南下,兵逼董营,徐子盛必然就范。”

    皇甫嵩道:“为国家计,伯秀自然绝无问题,但段(煨)忠明和董卓相交数十载,态度暧昧,未必会同意伯秀出兵。”董卓麾下除董旻、董璜掌握的京兵外,外兵大致分为五方,段煨、皇甫郦是其中之一。前者为正,后者为副,将兵两万,镇守长安北方一(渭)水之隔的左冯翊治所高陵。北御北地,东防河东,阻止盖俊势力入侵三辅。

    王允一脸刚毅,决然道:“义真何必顾虑重重?如此作为,岂能杀死国贼?皇甫伯秀手持诏书南下,我不信段忠明敢于阻止。”

    “……”皇甫嵩一怔。王允的话就如同一记闷棍敲在头上,令他恍然惊醒。是啊,王允说得对,何必顾虑重重,以前就是因为自己想得太多,才使得董卓逐渐坐大,造成今日之祸。想到这里,皇甫嵩脸上再无一丝迟疑之色,面色凝重地点点头。

    王允悠悠道:“解决京兵,就只剩下外兵了……”五方外兵,刨去段煨、皇甫郦长安北方这一路,其余四方,皆为董卓亲信乃至宗亲。

    分别为长安以西,右扶风陈(仓)、雍(县)一线的右扶风都尉樊稠部两万,监事西凉韩遂,以及护卫郿县万岁坞的安全。

    第三路在长安东南,武关都尉李蒙部万人,防守的对象是荆州袁术。

    第四路在长安以东,弘农境内,中郎将董越、东郡太守胡轸部两万,主要的敌人是河南雒阳的盖胤。

    第五路在长安东北,河东,中郎将牛辅、河东太守杨定部三万,敌人是驻扎于襄陵、安邑的关羽、张绣。

    “李蒙兵少,不足为虑。另外三路,则有些麻烦……”

    士孙端说道:“在我看来,此事易解。如果密令盖骠骑,令他牵制河东、弘农之军,这样,我们只需要面对西方樊稠一路人马,几对长安构不成威胁。樊稠此人,匹夫之勇,或擒或杀,如翻掌耳。待稳定三辅局势,进而挥兵东进,与盖骠骑前后夹击,扫平关中。届时,吾等辅天子而号天下,关东诸州,必然响应,如此,则天下定矣”

    昔年,盖俊之父盖勋为京兆尹,以韩遂为患,募兵五千,置五都尉,所用皆高门士人,素有名声者,其中桂阳魏杰为破敌都尉,京兆杜楷为威虏都尉,弘农杨儒为鸟击都尉,长陵第五鉨为清寇都尉,而士孙瑞,正在此列,为鹰鹞都尉。他和盖勋关系一向良好,虽对盖俊近年种种做法感到不满,但当此时,士孙瑞倒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王允闻言眉头高高皱起,他对盖俊是半点好感也欠奉,其内则不思治民,打压士族,外则不思勤王,四处用兵。在他看来,盖俊之行为,比董贼强不了多少。

    朱儁和王允抱着一样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担忧:“盖骠骑年纪虽轻,却是文武兼备,人中之杰也。他若真心为社稷着想,自然是万事皆好,就怕他别有私心毕竟,似河东牛辅、弘农董越之辈,董卓至亲爪牙也,绝无归顺朝廷的可能。而他们和盖俊虽有龌龊,却是凉州同乡,走投无路下,说不得会俯首北方,到时盖俊之势,不可挡也。才除狼,而后得虎,恐非国家之福……”

    朱儁进而一拍几案,轻声叹道:“唉可惜有盖(胤)伯嗣为阻,不然我一纸亲笔书信,孙文台接到后,定会挥军西进,肝脑涂地,为国除贼。”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去岁关东州郡皆蹉跎,惟孙坚不惧艰险,独向关中,激战董卓,若非袁绍从后坏事,派兵偷袭豫州,说不定董卓此时早已伏诛,可谓忠矣。讽刺的是,他们显然不清楚孙坚孙文台这个在他们眼中忠于国家,勤于王事的臣子,上个月派兵南下攻打扬州,干起抢地盘的勾当。

    皇甫嵩自被王允点醒后,勇气倍增,笑着说道:“诸位过于畏惧盖骠骑的声势了,其人远在晋阳,莫说一时插不上手,便是来了,大义、人心皆在我,何惧之有?”

    诸人想想也是,只要己方团结一致,无论是董卓余党,抑或盖俊,皆无能为也。

    最后诸人经过商议,决定密令盖俊的同时,也应把袁术拉下水,使双方互相牵制,相安无事则好,若有一方敢轻举妄动,就连势另一方予以压制,长安朝廷从中渔利。

    议事毕,众人散去,各自展开行动。转眼间,密室内只剩下王允和士孙瑞两人,不知怎地,气氛竟然变得诡异起来,半晌,士孙瑞试探地问道:“王公,不知诏书一事……”欲杀董卓,联众志,自然缺少不了诏书,否则名不正言不顺。而担任着尚书台之首尚书令的王允,正是负责起草诏书的人。

    王允默然良久,悠悠道:“君荣,你来起草吧。”

    “……”士孙瑞比王允尚长一岁,今年已五十有七,家世显赫,博学无所不通,是和马日磾齐名的关中大儒,智计过人,一眼就看穿了王允的意图。

    三次针对董卓的行动,第一次,举兵东迎关东群雄以临长安,王允出面提议,但他是切合实际,而非言之无物,董卓一直未加以怀疑。第二次伍孚刺杀,王允隐于幕后,事泄后,其治下五大尚书仆射,两人被抓,另有十余名尚书郎受到牵连,他依然没事。这一次,哪怕是有九成胜算的情况下,他还是不打算浮出水面,宁愿把功劳让出来,心机之深,非常人所能及。

    士孙瑞直视王允,重重道了一个“诺”字。他并不介意被王允推出来,若是怕死,他当初也就不会加入反董阵营。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