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莫胡默默地萌上了一对cp。

    西门吹雪X叶孤城, 或者是叶孤城X西门吹雪?

    这对cp可逆不可拆。

    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萌上这对cp的, 但越是跟着他们两个,就越觉得两人之间的氛围, 是寻常人无法插足的。

    说句大逆不道的, 她甚至觉得自家太后赵姬配不上叶孤城。

    莫胡在心里默默给自己一个巴掌。

    她怎么能这么想?

    但不管她怎么想, 眼睛黏在叶孤城与西门吹雪身上就下不来了,默默地尾随他们在渭南大市转一圈,然后再默默尾随他们离开。

    莫胡想着, 自己说不定能找到太子傅住处, 如果真找到的话,以后盯梢就更方便了。

    然而, 连死士都弄不清叶孤城住在哪里,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就可以了?

    只见叶孤城同西门吹雪过了一个拐角, 等到她鬼鬼祟祟地跟上时, 却发现两人不见了。

    跟丢了?

    心中竟然有一丝丝难过。

    但莫胡想,自己已经找到了交差的方向。

    就算真的是朋友,她都能生搬硬套给赵姬说成是两人有龙阳之好!

    就怕太子傅身边没有女人也没有男人, 一个朋友都没有,她就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余地了。

    更何况……

    莫胡想, 像叶孤城西门吹雪那等姿容的男人,这世界上怕是很少有女人能够配得上了。

    然后她就真的带着新鲜出炉的战果回去交差了。

    莫胡道:“太后,恐怕太子傅真好龙阳。”

    话还没有说完,就看见赵姬癫狂地摔了手边的酒樽。

    因为是青铜器,所以不会同陶瓷那样一摔就碎, 但青铜器与地板相接触碰撞,发出几声脆响,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

    挺可怕的。

    赵姬道:“我不相信!”

    这世界上怎么会有男人不喜欢女人,反倒是喜欢男人的?

    莫胡腹诽道:你不相信,你不相信还发什么脾气,你不相信还让我去探查什么?

    但无论心中怎么想的,面上还是一派柔顺,当婢女的,怎么能说主人一个不字?

    赵姬真的很愤怒,所以她将身边一切能扔的东西都扔了,莫胡看着她发狂,都挺胆战心惊,生怕那些给她扔下来的玩意儿,砸到她身上。

    赵姬把手边的东西都扔了,便少了一个发泄的途径,但她已经折腾得很累了。

    发脾气也是需要力气的,她到底是富贵人家出生,拿过最重的东西说不定就是学习音律时捧着的秦筝,又过了几年养尊处优的日子,力气不比当年。

    砸一通东西,就让她气喘吁吁。

    因为消耗了很多力气,理智也随之回笼。

    赵姬道:“你怎么确定?”

    莫胡心道:来了!精神抖擞。

    开始编故事了。

    莫胡道:“这还要从我于渭南大市所见所未说起。”

    “渭南大市?”赵姬眉头一皱。

    “你去渭南大市做什么?”

    莫胡沉稳表情不变,她道:“我听说太子傅去渭南大市巡查,又见派出去的人已经全部分散,只能自己去跟太子傅。”

    其实她的话很有问题,派出去的人都分散了怎么知道叶孤城会去渭南?更不要说莫胡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哪里能打听到太子傅的行踪。

    连吕不韦都打听不到好吗?

    然而赵姬已经从咸阳宫搬出去很长一段时间,哪里能清楚这种事,她根本听不出来莫胡是在胡说八道。

    她点点头,示意莫胡接着说下去。

    莫胡又道:“我去渭南大市,果然看见太子傅。”

    她顿了一下,留点悬念,在赵姬露出催促表情时才接着道:“太子傅并不是一人去的,身边还有一个白衣男子。”

    白衣男子?

    赵姬眼皮子一跳。

    除了叶孤城,还有人会穿白衣?

    战国末期同武侠世界并不一样,不是剑客都喜欢穿白衣的,更没有被叶孤城西门吹雪引领起穿白衣风潮。

    历史上有记载的是送荆轲去秦国的时候,燕太子丹与送他的好友都是穿白衣的。

    这颜色代表着庄重,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穿。

    无论什么时候都穿白衣的叶孤城可以说是特例了,而他也没有给出解释。

    现在又突然冒出了另一个白衣男子,怎么能让她不惊讶。

    赵姬的表情已经定格在惊疑不定上了,天知道她脑补了什么。

    沉默一会儿对莫胡道:“他们做了什么?”

    莫胡道:“一开始只不过是在渭南大市游玩罢了。”

    说是游玩,但是以两人的行程,说是闲逛还差不多。

    赵姬的眼皮子又跳了一下。

    一开始?

    那然后呢?

    然后莫胡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道:“然后他们去了灞柳岸。”

    赵姬倒吸了一口冷气。

    她虽然在梁山宫呆了这么久,也是听说过灞柳岸这个地方的!这里不得不解释一下,渭南的分布。

    就两大块而言,渭南是由灞下学宫以及渭南大市两部分组成的,前者是学习的地方,而后者是商业区。

    众所周知,学校所在的位置必须是安静的,要不然非常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战国时代,在学宫的选址上更加严谨。

    所以,虽说渭南被分成了两个部分,灞下学宫距离渭南大市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

    隔开这两地方的,是大片大片的自然景观,其中就包括灞柳岸。

    灞柳岸顾名思义,就是灞水边有柳树的地方。

    柳树,在未来总是出现在诗歌中,用的是折柳送别的意向,但是在战国末,这种意向还没有出现。

    只是单纯作为一种自然景观被欣赏罢了。

    但不得不说,这里的自然景观真的很美。

    杨柳依依,流水潺潺,又有花草树木,与灞下学宫的幽静不同,灞柳岸能听见渭南大市的声音,挺热闹。

    更不要说是叶孤城别出心载,在灞柳岸附近引进了方便种植的小花小草,在这硬生生弄出了一个小型花田来,这下子可就炸锅了。

    就算是以朴实为人称道的秦国人,也不得不罗曼蒂克一把,年轻的男女非常喜欢到这灞柳岸来谈情说爱。

    就算是赵姬这种年纪颇大的女了听了都心生向往,不要说是本来就年纪轻轻的热恋期男女了。

    半年时间还没到,因为人造花田以及可以炒出来的“定情坡”名号,灞柳岸已经作为渭南大市的标志性景点风靡七国。

    叶孤城暗戳戳想要不把同灞柳岸种的相同品种的花加工制造,作出精美的工艺品,然后以纪念品的名义贩卖,再给它们编造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不愁卖不出去。

    他之前已经在与嬴政商量这事了。

    除去叶孤城邪恶的挣钱计划不谈,灞柳岸这个地名一出,真的让赵姬心神动荡,摇摇晃晃,差点都站不稳。

    莫胡吓了一跳,心想自己是不是应该立马上去把赵姬扶起来。

    然而还不等她做出决定,就发现赵姬竟然自己稳住了,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她,让莫胡都吓了一跳。

    赵姬眼中闪烁着凶光。

    她道:“继续说。”

    莫胡立刻道:“是。”

    然后又立刻道:“他们在灞柳岸找了个僻静地方,竟然……”

    赵姬:“……”

    听不下去了。

    别跟我说他们在僻静的地方行苟且之事。

    莫胡一脸兴奋道:“我见他们手交叠在一起,似男女互诉愁殇。”

    赵姬:“……”

    如果形容一下她现在的心情,大概是“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莫胡多聪明的人啊,看赵姬的表情就能猜出来她在讲什么,说实话,如果是个别人,她说不定就编造两人在草丛中行苟且之事了,但她就算是编故事都要讲究一个真实,只要是看过叶孤城以及西门吹雪的人就知道他们肯定做不出这种事。

    牵手已经是极限了。

    反正也没听说哪家朋友会执手相看泪眼的,既然他们牵手了就肯定有问题啊!

    叶孤城:阿嚏——

    是谁在编排我?

    赵姬的表情定格在僵硬上,她道:“就这样?”

    也是非常不满了,她觉得莫胡说的话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谁知道莫胡还老神在在道:“太后有所不知,像太子傅那般的正经人,就算是寻常女子都不曾接触,牵手对他来说已经是很了不得的壮举了。”

    她道:“若你能看见另外一个白衣男子,便能知道,如果不是两人关系非比寻常,定不会如此亲近。”

    赵姬还是不相信。

    她现在觉得莫胡在蒙她。

    沉这一张脸道:“罢了罢了,你帮我去请文信侯来。”

    她终于想起来自己还有冷落多时的老情人,准备让他来回答问题了。

    吕不韦才见到莫胡的时候还挺惊讶。

    因为赵姬已经安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他还以为对方受打击过大放弃了,现在竟然又来找自己?

    心情微妙,还以为自己能够趁机把□□烦甩掉。

    吕不韦道:“我最近事务繁忙……”

    言下之意是不准备去找赵姬了。

    然而莫胡早就预料到了他的反应,也从赵姬那里得到了明示。

    她道:“太后言,文信侯日理万机,如果没功夫去她那梁山宫,她就亲自到咸阳宫来请文信侯。”

    吕不韦:……

    他叹了一口气对莫胡道:“这次是何事?”

    他心里清楚,赵姬作为女人,除了**深重之外其他地方还挺温柔小意的,一般情况下,是绝对不会说出这种类似于威胁的话,更何况,没有人比吕不韦更清楚赵姬有多讨厌咸阳宫了,她要是真的来,一定不是冲着与自己幽会来的。

    恐怕还有别的事。

    莫胡还是道:“太后有要事相商。”

    吕不韦看向她道:“什么方面的事?”

    意思是要莫胡透个底。

    莫胡想想,告诉吕不韦好像并不是什么大事?她正好可以替太后试探一二。

    便道:“与太子傅事有关。”

    吕不韦了然。

    这是来找他打听秘密的?

    他现在有点好奇了,叶孤城究竟做了什么。

    莫胡又走了。

    吕不韦同她约定了时间,明日晚,定然回去梁山宫找赵姬。

    但是等太后的婢女前脚离开,他后脚就去找叶孤城了。

    这时候,叶孤城应该在章台宫与嬴政商量政事。

    虽说国师无实权,但是他现在俨然成为了幕僚一般的人物,嬴政和吕不韦都愿意坐下来好好听听叶孤城的见解。

    谁叫他身上的筹码太大,不仅仅是渭南开禁时表现出了灵敏嗅觉,还有什么草纸木炭笔的发明,都让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在小范围内,所有大臣都认为叶孤城是个不能惹的奇人。

    但虽然是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物,毕竟还顶着太子傅的名头,所以是要给嬴政上课的。

    吕不韦掐准了时间来找叶孤城,就算是他,如果叶孤城出了咸阳宫,都找不到人在哪里,想要堵人,只能在宫廷之中。

    今天叶师稍微拖了一会儿堂,所以吕不韦就在门口等了一会儿。

    门开了,先走出来的是嬴政。

    他看见吕不韦愣了一下道:“仲父有事?”

    他看吕不韦的表情,以为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吕不韦稍微有点尴尬,但他毕竟是积年的老狐狸,不管心里怎么想的都不会让嬴政看出来,所以便对少年太子道:“不是什么大事。”

    叶孤城跟着嬴政出来了,还是一脸的仙气飘飘,神圣不可侵犯。

    吕不韦对嬴政点头之后,就把他的叶师拉跑了。

    嬴政:???

    怎么回事?

    叶孤城自己也懵逼啊,吕不韦今天怎么这么热情。

    一点都不像是威严上档次的仲父。

    他看吕不韦竟然做贼似的到处打量,然后将自己拉倒了一僻静角落。

    这是要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见不得人的吕不韦对叶孤城道:“你对赵姬做了什么?”

    叶孤城了然,这是找自己“问罪”来了。

    他冷冷道:“我对她什么都没做。”

    吕不韦道:“你是不是用了那方法?”

    叶孤城装傻道:“哪方法?”

    好像真不知道吕不韦在说什么似的。

    但是他一装傻,可是真的把仲父给糊弄住了,因为叶孤城平日里看上去太正经,只要他绷着脸皮子说话,好像都在质问。

    吕不韦狐疑道:“你是真不记得还是假不记得?”

    叶孤城还是冷冰冰地盯着他看。

    吕不韦认输了,他压低声音道:“可还记得龙阳之好?”

    叶孤城不说话。

    过了很久,等到吕不韦都急了,他才慢悠悠道:“我给赵姬回了一首诗歌。”

    吕不韦道:“什么?!”

    嗓子都破了。

    叶孤城道:“我回了她一首《越人歌》”

    吕不韦:“……”

    就是想骂娘。

    他道:“所以?”

    叶孤城道:“所以——”

    吕不韦道:“你就别预我卖关子了,太后今日火急火燎地找我去,也不知道是为了个什么事儿。”

    一双利眼盯在叶孤城身上就差说定然是你小子的事儿!

    叶孤城悠哉悠哉道:“那恐怕就是为了这事。”

    他道:“她找你去,就帮我圆一二。”

    吕不韦当然是叹了一口气应下了。

    说实话,他们也真的挺悲剧,要不是赵姬死缠烂打,叶孤城至于装gay吗?

    就怕人家不仅不在乎他拒绝,还不在乎叶孤城以装gay的理由拒绝。

    哎,手握重权的女人真是不好对付。

    叶孤城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与叶孤城在渭南转了一圈竟然少了这么多事,就直接推进到赵姬找吕不韦求证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还要再装一段时间。

    他们当年哪里都没有去,就在大市内转转,灞柳岸,那是没影的事儿,他和西门吹雪怎么会去那种地方。

    就算真的谈情说爱,也是去雪山上啊!

    人间不适合他们。

    他正这样想着,耳边忽然传来了淡淡的疑惑声。

    [今天该与他去哪里约会?]

    是西门吹雪的声音。

    叶孤城一梗。

    他有些后悔那天给西门吹雪解释“约会”这个词的意思了。

    吕不韦去了一次梁山宫。

    赵姬在等他。

    他看了赵姬的模样,大吃一惊。

    如果说上次来的时候对方还像是一娇俏少女,现在竟然像是中年老妇人。

    而且不是美妇,是从外表看起来就脾气很大的那种。

    也不知道她这段时间究竟出了什么事。

    吕不韦将这些想法都埋在心底深处,恭恭敬敬对赵姬行礼道:“敢为太后有何事?”

    赵姬看他这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之前同自己蜜里调油的,冷落之后就称她为太后,开什么玩笑。

    她绷着脸道:“你叫我什么?”

    声音冷得可怕。

    但吕不韦又是一个很有决断的人,是万万不会被赵姬的声音给吓住的,他既然决定与对方分了,就一定要拉开距离,所以吕不韦又道:“听说太后有要事相商,不知为何事?”

    明明是赵姬自己找的理由,先自从吕不韦的口中说出来听的就像是嘲讽。

    赵姬饱满的胸脯一阵上下起伏,是被气的。

    她近些日子气性变得很大,有因为日日脑中全是些惹人生厌的念头,为了忘记这些念头只能不断折磨自己的身体,一会儿砸青铜器,一会儿又是骑马从梁山宫到夏宫,又从夏宫到梁山宫,连续几个来回,直到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尽才躺到床上。

    梁山宫灭有外人,她这样天天折腾自己谁敢说话,唯一一个能稍微劝劝她的莫胡还被派了出去。

    剩下的宫人都怕不能自保,哪来的其他想法。

    所以这段时间,赵姬甚至都没有照过镜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成了什么模样。

    她眉宇间全是阴郁之气,对吕不韦道:“你可知道太子傅好龙阳?”

    竟然就直接问出来了。

    显然这段时间已经忍耐到了极点。

    这点子本来就是吕不韦出的,他先看看四周,发现没有人,才装作惊讶的模样对赵姬道:“你从哪里知道的?”

    可以说是侧面承认了事实。

    赵姬差点倒下去。

    她觉得以吕不韦同叶孤城的关系,既然政治上能够一起合作,对彼此定然是很熟悉了,她之前不想找吕不韦问,只不过是因为太过难看,一旦她问了岂不就是暴露自己对叶孤城纠缠不休还被对方拒绝了?

    但是现在,即使暴露之后颜面扫地她也不在乎了,钻牛角尖之后,就一定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

    明明年纪没到,却已经有了更年期综合症的倾向。

    化身影帝的吕不韦道:“你从哪里知道的?”

    心中已经要笑了。

    要不是他和赵姬已经有了关系,他都想要以龙阳之好为借口撇开尊贵的太后了。

    听着有点渣,但他决不能再与赵姬有过多联系。

    这其实是个很好的理由,因为这年头,性向是绝对不会影响大臣的仕途的,更不要说赵姬绝对不可能到处宣扬,看在她身份尊贵的份上,最后一层遮羞布还是要的,以这原因被拒绝,简直就是丢脸到了极限,要不然她也不能忍耐到现在才找吕不韦求证。

    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接受了现实的赵姬瘫倒在榻上,根本没有力气回答吕不韦了。

    婢女都被她赶走了,现在这时候,根本就没人能够来扶她一把。

    吕不韦心道:是时候了。

    对赵姬道:“臣见太后气色不好,最近可是有了什么烦心事?”

    赵姬不说话。

    吕不韦等了一会儿又道:“若无别事,臣就先告退了。”

    表现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将他之前与赵姬的联系全部抛在了脑后。

    赵姬根本不管他说什么,现在正处于贤者时间。

    等到吕不韦真走了,才回过神来大声忽然被他屏退的婢女。

    赵姬道:“来人!”

    一宫女从门后走了出来。

    赵姬道:“铜镜,给我铜镜!”

    小宫女并不知道怎么回事,连忙抱了一铜镜过来。

    短暂的沉默之后,梁山宫又爆发出一声可以刺穿天空的尖叫。

    “啊——”

    铜镜重重摔在地上。

    叶孤城才不知道梁山宫出了什么事。

    他其实并不关注赵姬干了什么。

    他很忙碌,虽然新政已经实施了不短一段时间,但很多事情还没有走上正轨,秦国为了之后几年的统一大业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他们现在有的人还远远不够。

    为此,除了接受外国的有志之士外,他们自己的灞下学宫也需要好好经营。

    吕不韦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与叶孤城还有嬴政合计之后,三人决定各自负责好各自的工作。

    叶孤城本来就是国师,国师,除了因为咒术而产生的附带价值外,师这名头,在现在这年代最主要还是代表教化人。

    他本来就没有什么正经官职,而秦国因为之前缺少官学的缘故,也没有什么人是能真的负责灞下学宫的,一番计较之后,这新鲜出炉的“校长”身份就按到了叶孤城的身上。

    每个学宫就算是吸纳百家学说,也会有他们的主要学说,正如同叶孤城曾经所在的齐国稷下学宫,一开始是以道家的黄老之说为主,大师中最多的也是道家人。

    既然对灞下学宫有称为战国末第一学宫,或者是秦朝第一的期待,在选择定宫之说时就要更加小心谨慎。

    要开个好头才行啊!

    秦国朝堂上的外国臣子基本都是从学宫出来的,也清楚其中的弯弯绕,之前有一次朝会就提到此事,并且毫无悬念地推荐以法家作为大宗在学宫中推广。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秦国的立国学说就是法家之说,如果真的抛弃法家而去讨论别家学说不是本末倒置?

    官学,说到底还是为政治为国家服务的,稷下学宫一开始也是抱着这目的建立起来的,只不过在漫长的时间中,经过一代一代的演变成了现在这幅模样,什么国家的人都可以去学习,然后可以自由选择出路,成了一个自由自在学习的天堂。

    推行新政众人的本意就是将灞下学宫建立成这样一个天堂。

    因为他们都明白,如果怀着极大的功利心来打造这学宫,定然会泯然众人,就与其他国家名不见经传的官学一样。

    这,无论是叶孤城嬴政还是吕不韦都不能忍受。

    但宗室的老顽固绝对不会这么想,在他们心中官学就是为了国家服务的,如果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的人才跑到其他国家,还不如直接一刀砍了。

    只有老顽固才会有这想法,

    观念有所不同,自然就会引起争吵,从渭南开市以来,朝廷上的争论就没有断过,虽然渭南大市已经证明了新政的威力,但宗室的老顽固也不是那么容易低头的,在知道学宫还有主流学说一事之后,就在朝廷上开了地图炮,如果主流学说不是“法家”就绝对不善罢甘休。

    他们也不是傻的,新政中有太多弱化法家的条例,如果不是他们一力阻拦,甚至连秦国视为国本的严刑峻罚,都要给改了!

    如果宽律法,秦国还是秦国吗?

    族老愤愤不平,国将不国啊!

    但不管他们再怎么愤愤不平,无论是嬴政也好吕不韦也好,都没有改变推行新政的主意,说实在的,新政推行到了后期,现在秦国的律法一定会有改变,至于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动,并不是因为他们怕了族老,而是因为时机没到。

    时机未到就动国本,会让国家内部起动荡,这他们也是知道的,新政的目的是让秦国更好更强大,如果现在内部动荡被其他国家趁虚而入,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

    所以他们都在按捺自己的想法。

    也只有族老才会觉得,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朝堂上掌权的人没有动手罢了。

    但有话语权的三人也很坚决,严刑峻罚可以动一动,但是学宫的指导思想不能让。

    会有法家,但绝对不仅仅是法家。

    关于灞下学宫的主要流派,目前秦国对政治有话语权的三人还开了个小会。

    法家是一定要有的,但除此之外吕不韦提出道家应该也被包含在内。

    并不仅仅是因为稷下学宫的影响,而是在现在,道家依旧是山东六国影响力最大的学说之一,道家的无为而治很适合战后的休养生息,他已经看了很远,知道要是不出意外秦国一定能统一六国,那么在天下归一之后应该怎么样治理这个国家让天下太平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

    吕不韦认为,道家的学说可以帮助管理平民百姓,让国家在战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繁荣昌盛。

    但在这点上,嬴政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虽然年纪小,却极有主见,满朝上下没有一个敢将他当小孩子糊弄的,特别是吕不韦,真的是非常非常欣赏嬴政。

    当然,这欣赏本身是建立在两人政治理想相同的基础上的,如果嬴政真的是法家狂热分子,他和吕不韦一定会爆发非同一般的矛盾。

    然而即使大方向相同,小方向上两人就很不一样了,就比如现在,又爆发出了小范围的争论。

    因为嬴政认为,除了法家之外,最好再抬儒家。

    叶孤城听两人说话,特别是嬴政的,竟然敢生了一种啼笑皆非之感。

    只要是后人基本上都知道始皇帝的壮举焚书坑儒,可以说就是这个历史事件,让他背下了千古骂名。

    历史上非常讨厌儒家的嬴政现在竟然主动提出来要儒法并行,叶孤城简直要为了自己的教育水平仰天大笑三声。

    但还没有等他笑出声来,一直没有争出结果的两人就将箭头指向他。

    “叶师,怎么看?”

    叶师想说我不怎么看。

    叶孤城陷入了沉思,面前这两人在争论之前就与他说过各自的想法,顺带着还吐槽了一下对方的想法,当然吐槽得很隐晦但是叶孤城听出来了。

    他早就成为了夹在两人中间的人物,因为他的总结能力非常之前,在嬴政与吕不韦争论不休的时候还总是能拿出折中的主意,让两人都非常满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争论不出结论便找叶孤城的习惯。

    能被两人这么信任是好事啊!然而等两人真的盯着他看的时候,就算是叶孤城也会觉得颇有压力。

    他向来未雨绸缪,早就猜到了两人会有今天一番争吵,心中也隐约有了方法,或许能将两人的目标都达成。

    但是真实施起来,似乎还有点难度。

    叶孤城真不确定,如果弄出来个三足鼎立,会不会出现二打一的局面。

    但他又想唐代既然能儒释道三家并行,现阶段先弄个法儒道三家并行应该可以吧?

    打定主意之后,他就在万众瞩目下开口了。

    叶孤城道:“你们看,三家并行如何?”

    嬴政吕不韦闻言都一愣。

    还是因为嬴政与叶孤城最熟所以率先开口道:“叶师的意思是?”

    叶孤城道:“你们二人提出来的,无非就是法为主儒为辅以及法为主道为辅。”

    两人点点头,因为其他国家的学说都是一家独大,但秦国国情特殊,如果只是用儒或者法,不仅过不了宗室那关,就算他们自己都很担心秦国染上山东六国的奢靡作用。

    虽说奢靡同儒道两家不相干,但多多少少也是因为治国理念而导致了后果,所以,就算是为了保持秦国百姓的剽悍务实,法家都是要有的。

    但光有法家还不行,他们需要其他家来调和一下,两家并行想要做到同时发展有点难,所以虽然他们能想到要用别家的思想,也要分个高低出来。

    法家肯定是最大的。

    但这样的话,剩下的那家一个不注意,就可能同百家一样,泯然众人矣了。

    叶孤城道:“在我看来如不能平等竞争,而是一主一次就不能达到目的。”

    嬴政他们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其实他们也担心这个,但问题在意并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事实上,他和吕不韦能够想到要两家并行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了,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但是叶孤城的眼光要更加长远,是领先超过两千年的那种。

    他虽然不知道原因,但却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形态,要不然怎么会有三足鼎立以及三教并行这样的词语?

    他最后一锤定音道:“所以我建议,三家并行。”

    三家并行?!不管是嬴政还是吕不韦都一愣,这这这,这可行吗?

    但看着叶孤城的表情,他们又绝对,是可行的,因为他是那么坚定。

    到目前为止,只要一见到叶孤城很坚定的表情,那事儿一准能成功。

    未卜先知。

    吕不韦恍惚间想,可不就是未卜先知吗,他国师的称号就是因为能解开咒术。

    他忽然产生了一个猜想,叶孤城莫非是可以看见未来,要不然怎么能提出这么多的好点子?

    叶孤城:我确实能看见未来,但我只能看见秦国灭亡的未来谢谢。

    他现在所提出的一切,都是靠他本人的智慧。

    叶孤城可以说是个全才了。

    叶孤城开始给嬴政他们解释为什么三足鼎立比两家并行好,鉴于无论是两家还是三家都没有实践过,所以他们说的都是猜想,但叶孤城无疑很有说服人的天赋,而且他所说的方法确实能让嬴政与吕不韦都接受,在经过了仔细的思考后,他们决定冒一次险。

    就按照叶孤城说得做。

    当灞下学宫的最后安排出来之后,不仅吓呆了秦国朝廷上的一众大臣宗亲,连山东六国关注此事的学子有不少都呆掉了。

    没办法,秦国弄公私合营学校本来就是一个壮举,如果在别的国家算不上是大新闻,但因为是在不重视进学的秦国,所有人都好奇极了。

    当然,这好奇绝对不是褒义的,十个有九个都在等着看他们怎么失败。

    但等到渭南大市走上正轨之后,他们发现,虽然灞下学宫没有开学,但渭南大市的经营不可说不好,而且雅俗兼备,就连不少学子都因为渭南大市的名气去走过一遭,回来都赞不绝口,说一点都不像是秦国的手笔。

    山东六国都没有这么风雅的。

    在广告效应之下,山东六国的学子对灞下学宫期待越来越高,不管他们是抱着好心期待还是另有想法,但总归是关注着的。

    然而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秦国又搞出了一个新玩意。

    “三家并行?!”

    学子瞠目结舌。“什么玩意儿!”

    还有更加义愤填膺的。

    “这是对儒家的亵渎!”

    相信哪个就以哪个为主,三家并行,这是和稀泥搅浑水!

    儒家的老学生义愤填膺。

    又有持观望者。

    “三家并行?”

    他啧啧称叹,“也不是道是谁想出来的,对秦国来说是不是太超前了一点?”

    又有人道:“谁知道。”

    他道:“我看秦国渭南大市就经营得不错,或许学宫也能获得成功?”

    “再等等吧。”

    但也有很看好的,比如说目前并不在秦国的荀子。

    他从学子口中听见秦国学宫的创新之举,又看了看摊在桌上的纸,是邀请他去学宫当祭酒的请帖。

    无奈地摇摇头道:“还是走一趟吧。”

    他脑中闪过自己曾经得意门生的脸。

    三家并行,亏他想得出来。

    荀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不管别人怎么想,在天下学子或鄙夷或期待或观望的视线下,灞下学宫终于开学了。

    作者有话要说:  24409280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10-16 12:34:41

    21600116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0-16 13:10:34

    “我与晋江有个约会”投票

    <INPUT TYPE=button VALUE=网页投票地址 OnClick=window.open("my.jjwxet/sp/essay/index.php")>

    <INPUT TYPE=button VALUE=手机投票地址 OnClick=window.open(".jjwxet/essay/index")>

    有月石的话请投一票